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第1135章1135
“王忠,”司礼监掌印高时明看着眼前的锦衣卫冷声说道,“此去南京有两件事。”</p>
“公公请讲,卑职牢记在心。”</p>
“一是传达朝廷的旨意,让南京吏部全权配合巡盐御史宋权捐官。”</p>
“是,”锦衣卫千户王忠躬身施礼。</p>
“这第二件事嘛...”高时明故意拉长声音,“是保护好宋权,巡盐只是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利益没了可以再挣,所以他们不会对宋权怎么样。”</p>
“但接下来的卖官会打一些人的脸,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为了维护颜面,会不会做出某些极端之事。”</p>
“公公放心,卑职就是死也不会让宋权出一点差错。”王忠保证道。</p>
“嗯,”高时明点头,“记住了,宋权就是钱!辽东打仗的钱,西北治理蒙古人的钱都在宋权手里。谁和宋权过不去就是和钱过不去,和大明朝过不去!”</p>
“卑职牢记在心。”王忠再次保证。</p>
“好了,”高时明打了个哈欠:“快去南京传达旨意吧,满朝文武和陛下都在等结果呢。”</p>
“卑职告退。”王忠转身离开。</p>
他带着十几个人骑马出京师,顺着运河奔向南京。</p>
王忠等人前脚刚出京,内阁首辅范景文的家仆也骑着马离开京师。</p>
他的目的地不是南京,而是距离南京一千多里的湖广谷城县。</p>
大明前户部尚书方岳贡是湖广谷城人,辞官后赋闲在家。</p>
现在崇祯已经同意他给太子讲学,所以范景文得把这个消息告诉他。</p>
哒哒的马蹄声中,时间悄然流逝。</p>
十月初。</p>
锦衣卫千户王忠顺着运河来到了山东兖州府安平镇(今阳谷县张秋镇)。</p>
大运河历史上有一句名言:南有苏杭,北有临张。</p>
这里的张便是张秋镇。</p>
张秋最早叫“涨秋口”,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每到秋季河水上涨便会决口。</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