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为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国债开售
国债开售
国债的最低认购金额为一百两,但是想要获得海外岛屿的使用权,则必须认购五十万两。五十万两说多也不多,说少也绝对不少!苏松道的文武官员,最终认购了五十万两以上,拥有岛屿开发使用权的官员,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人。
协理大臣汪思贤便是其中一个,上海县令刘钦文也是其中一个。只不过这些官员都跟李文博一样,都是以亲族的名义,认购下来的。而其中还有一个特例,就是杜斌的苏松新陆营。
杜斌认购了五十万两之后,还觉得有些不甘心,竟然又用苏松新陆营三千军丁的名义,以三千军丁三年的薪饷开支,再次认购了五十万两!而这五十万两所获得的岛屿开发使用权,就成了这三千军丁共同所有!
杂七杂八的一算,最后识字一统计,却发现竟然不需要再对外公开发行国债,光是张沈李杜以及苏松大大小小的官员,总共就已经认购了两千万两的国债!对外只需要再发行八百万两,两千八百万两的首期国债就算是完成了!
看到这个数据,李文博不由得也暗自吃了一惊。苏松地区经济发达,李文博是知道,可他没想到,民间竟然隐藏着这么多闲置资金!
苏松两府之地,最多再加上周边的余杭以及汪思贤他们的老家,通过各种手段筹集起来的资金就已经超过两千万两了,等到正式发行国债时,周边附近州府县道得到消息,做出反应,别说两千八百万两国债了,再翻一倍,五千六百万两国债,说不定也能被认购一空!
等到九月初一早上九点左右的时候,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李文博和协理大臣汪思贤,以及苏松道商业银行行长李识字,苏松总兵杜斌,以及苏松道其他文武官员,便一起出现在了毗邻浦东技术专修学校附近的苏松道商业银行。
在司仪的主持下,李文博、汪思贤、杜斌以及新任的苏松道商业银行行长李识字一起对商业银行进行了挂牌剪彩典礼。
剪彩之后,小书童识字,现如今的银行行长,正式当众宣读了苏松道商业银行的职能权限,主要业务对象,经营范畴等等。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吸纳游散资金,进行商业借贷,存款有利息拿,借钱就得付银行利息了。而银行,就是通过存款利息和借款利息的利息差,来赚取利润。当然,有时候商业银行也会进行一些投资,以获取利润。
从某些方面来看,新成立的苏松道商业银行跟钱庄的职能有重叠的地方,甚至有人私下里就把这个新成立的商业银行称之为官营钱庄。
不过这个官营钱庄存钱有利息拿,不像私人钱庄,你把钱放钱庄里,还得给钱庄一笔利钱。而借钱,跟钱庄一样,都得付利息,只不过私人钱庄的利息基本上都超过了百分之十以上,更有甚者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四十,而且是利滚利,永无止境!
而这个新成立的商业银行,放款利息却很低,按贷款的多少,和贷款时间的长短以及贷款的用途,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二不等。三个月以内的短期商业贷款利率是最低,私人无抵押贷款利率相对要高一点,但也不是最高,中长期的大笔商业贷款,利率才是最高的。
存款的最低额度是一两银子,借款的最低额度是五十两银子,存款门槛低,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而借款额度低,也能极大地增加银钱流通率和回笼资金的效率。
识字宣读了商业银行的存款放款相关条款以及利息利率等有关条文之后,李文博正式请出了朱由检关于发行十年期定期国家债券的圣旨,并当众进行了宣读。
随后,圣旨的复印卷,就被裱糊在了商业银行大门右侧的公示栏上,银行大厅内也在显眼的地方挂上了一张相同的复印卷。宣读完圣旨后,李文博又对圣旨内容进行了解释,给出了解释条款,随后便宣布崇祯三年十年期定期国家债券正式开售。
事先就已经进行了认购,有所准备的张金山、沈富贵、杜斌以及余杭张家张弘祖的代表,族侄张恭阳,便,然后又将银票和国债凭证送到银行行长识字手中。识字再次进行确认,确认无误然后才会签章盖押,盖上苏松道商业银行的公章。
而国债凭证上,事先就已经盖下了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李文博的官印,而且每一本国债凭证上都有一个唯一的采取烫印印刷在凭证封面上的编号,作为防伪标示。识字这个商业银行行长盖章确认之后,办事员将国债凭证发回到认购人手中,国债认购手续便算是最终完成。
第一天下来,事先有所准备的各家,基本上都已经办好了认购手续,拿到了制作精美,真皮封面的实名国债凭证,而一些消息闭塞的,在经过了这几家疯狂的抢购之后,对这次发行的国债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随后几天,大明官府发行国债的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在整个江南地区传递开来。随着消息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商人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从四面八方向浦东新镇涌了过来,浦东新镇瞬间人满为患。
两千八百万的国家债券,要全部放出来的话,基本上在三天之内就会完全被抢购一空。因此,李文博并没有一次性全部放出来,而是分批次发放,首期自然是满足张沈杜李这几家跟李文博关系密切的亲朋故交,然后是苏松道的大小官员,再然后才是真正的对外公开发售。
而在此期间,李文博借着发行国家债券的时机,同时推出了一款苏松道发展开发专项资金债券,以高于国债三个点的利率,和一年、三年不等的短期还款期限,发行吸收了总数八百万两的苏松道地方发展开发专项资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