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高桥驿贪嘴露行藏(1/2)

作者:杨小科

古公岭轶事第五十四章 高桥驿贪嘴露行藏

临近七夕,鸡峰山显得格外热闹。天未大亮,四里八乡那些虔诚的教徒为争烧。

十年追求梦一场,

谁识才高志广。

按下鸡峰山这边不表,书接前文:却说许靖一家三口自红柳营作别女土蝠,乘着马车一路东行,临近成州,远远传来更鼓之声。车夫放缓车子,侧耳聆听片刻,识得是子时一刻,遂回头朝车厢道:“你们坐稳了,时辰尚早,我就再送一程。”说完便催动车马,疾行二十余里,驶到一个三岔路口,方才停住,跳下车辕,拉开车门,探头朝许靖道:“先生见谅,小的只能送到这里。”许靖道声谢,便与妻子相将下了马车,车夫又指着东侧小径道:“此乃到高桥驿的捷径,虽说有些难行,但行人稀少,便于隐藏行踪,前途再无岔路,也不怕迷失方向。先生一路保重,我要回营复命去了。”许靖夫妻千恩万谢,辞别车夫,在地上跺着步子,活动了一下有些麻木的腿脚,目送车夫折身远去,直到看不见踪影,却才摸索着在路边找了个隐身之处,坐下歇脚。

三保在车上睡了一觉,一坐下便嚷着肚饿。玉娘子掏出馒头,三保一把抢过,便狼吞虎咽地海吃起来。玉娘子见状,鼻子一酸,心中十分难过,强妆笑颜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跟酆都城的饿鬼似的。”许靖苦笑一声,也不则声,只是对着黑魆魆的远山发呆……

“娘亲,我们这是要到哪里去?”两个馒头下肚,三保觉着浑身有了气力,顿时来了精神,歪着头对玉娘子道,“黑天半夜的,我好害怕呀!”

“宝贝,乖。千万莫要害怕。”一语惊觉梦中人!三保的话,将许靖夫妻从沉思中拉回现实。玉娘子疼爱地抚摸着三保的小脑袋瓜安慰道,“爹娘带你去一个新家。”

“新家在什么地方?远吗?干嘛要走夜路……”三保连声追问道。

“新家在城里,不远,很快就到了。”许靖惨然一笑,答道。

“那咱们赶快走吧,到家我就不害怕了。”三保充满好奇地说。

“只要你缓过劲了,咱就走吧。”许靖答应一声,就地搀扶起玉娘子,一家三口跌跌撞撞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为了不暴露行藏,夫妻二人商议,决定昼伏夜行。好在天气刚交初秋,晚上不甚寒冷,适宜夜行。沿途多有山民搭建的看护庄农的茅庵草舍,里面多有人住,时不时传来呼喝之声,倒也不十分寂寞。天蒙蒙亮时,许靖见前方荒僻处孤零零立着一座茅舍。黑灯瞎火的,似乎无人,便教他母子二人待在路旁歇缓,自己小心翼翼地朝茅舍走去。

到的近前,见房门虚掩。推开进去,却是一处空屋,幸喜床铺俱全,吃饭的家什应有尽有。心中大喜,忙折转身子,领着母子二人返回茅舍,啥话不说,放倒头就是一通好睡。

临近中午,未见主人回归,玉娘子大着胆子,生火做饭。工夫不大,锅开饭孰,一家三口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逃亡饭。饭罢,玉娘子母子又歇息去了。许靖毫无睡意,遂出去找人询问路径。好不容易捱到天黑,却又上路。如此行了两夜,估摸着离鸡峰山少说也有二百余里,遂渐渐将心放下,夫妻二人决定晓行夜宿,不再走黑路,遇上人家,即扣门借宿。好在山里人民风淳朴,又热情好客,一听他们是逃难之人,供吃供喝,晚上热炕头伺候,除了走路劳顿,倒也不觉着苦。三保沿路还能摘些野果解馋,一家人跟观光游客一般,悠闲自在,其乐融融。

这日中午,行到一个地方,只见道路宽畅,人烟臻集,店铺林立,热闹繁华,酒香飘逸,肉味扑鼻,钟鼓之音悦耳,叫卖之声不绝——却是一个大镇。询问当地土人,名曰“高桥驿”,距白云峡约莫还有四五十里路程,按他们的脚程,天黑前准能赶到,眼见就能大功告成。真乃是:天水看着盐官了,还有一点线线了!

经过一家肉铺,三保被门口案桌上摆放的孰猪头勾起馋虫,眼巴巴盯着肉案挪不动脚步。玉娘子过去拉了一把,却才咽口唾沫,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在原地徘徊。许靖见状,心中发笑,实则他也肚内早淡出鸟来,就想好好吃它一顿,便叫住他们母子,暗中掂掂钱袋,大大方方地走进肉铺。

那肉铺名曰“骨里香”,炖肉的老汤据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味道鲜美,韵味无穷,在秦川道上大大有名,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比比皆是,享誉十里八乡,生意十分火爆,天天人满为患。好在时值正午,那些当地闲汉食客还在家中困觉,只有少许过往行商落脚品尝,倒也不甚拥挤。

许靖进店,在角落出拣个座头,一家三口刚刚坐好,就见小二青衣小帽,肩膀上搭着一条雪白毛巾,收拾的干净利落,提着一壶热茶笑吟吟走到近前,从桌中央瓷盘内翻转三个杯子,沏上茶水,每人面前摆了一杯,却才问道:“敢问客官,要些什么,现吃还是带走?小的好去准备。”许靖道:“拣上好腿肉切上三斤,再来一盘馒头,现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