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2)

作者:续鹜短鹤

乌孙公主第 22 章

这个春天,同样发生一件大事,四年前出使西域的张骞回来了,汉武帝在朝上召见,随张骞回来的还有护送他回朝的使者。在朝廷上会见完使者,又在宣室单独会见张骞。

猗兰殿,李公公遣人来说陛下今晚会到猗兰殿用晚饭。

细君看李姬脸上并无过分欣喜,但是她从李姬在公公来过之后语气的变换中能感觉的到她的激动和兴奋。

没有女人不想得到夫君的疼爱,她还嘱咐细君打扮好看些,开春了,天气暖和些,细君梳了个堕马髻簪上皇后赏赐的绿嵌宝华胜和那套周身象白墨绿金边搭配一根墨绿的腰带的长直裾袍迎接圣驾。

细君心下感叹难得在猗兰殿得见天颜,下午,离汉武帝来的时辰还早,她便和玉儿来到园子里闲逛。

再说宣室,汉武帝摒退宫人,汉武帝见着跪坐的张骞。

汉武帝微微颤抖的手显示出他此时的激动,他走到殿下,看着张骞不禁道:“时间真是快啊,想当年朕命你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如今,你犹如二十多年前一样,得胜归来了啊”。

张骞跪拜道:“臣幸不辱命,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

汉武帝长舒了一口气,手一下一下的敲着案板,“当年霍去病在的时候,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那是何等的畅快啊”。

跪在地上的张骞再叩首,无限激动道:“陛下,臣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以及陛下的雄图大业”。

汉武帝深深的望了一眼张骞,目光深远,仿佛对未来寄予了无限的厚望。

张骞继续道:“匈奴以游牧为主,长于骑射,他们以天山以北的广大草原为根据地,从而抵制我朝西进……”。

汉武帝拂手止住张骞:“朕穷之一生也要收复匈奴,建立一个大都护府以彰显我汉家之威仪”。

“陛下,进军西域困难,却未尝不可,我们可以“断匈奴之右臂”,以与乌孙结成同盟,东西夹击匈奴,臣从乌孙带回的使者,他们也表示有此意愿”。

汉武帝凝眉略作沉思,“断匈奴右臂确实是百利无一害的办法,可是他们毕竟远在天边,“何以巩固牢靠的同盟关系?”。

张骞顿了一下,拱手作沉重状:“可厚赂招,令东居故地,妻以公主,与为昆弟,以制匈奴”。

他明白汉武帝十分忌惮远嫁公主,特别是当下适龄的公主只有石邑公主和夷安公主,石邑又是卫皇后所出,可这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汉武帝听罢久久不语,猎骄靡已经六十多岁,武帝也是对和亲颇为忌惮,便淡淡道:“这件事还是先放一放,朕会考虑的”。

再说回来,细君一番精心打扮,在园中久久徘徊,春天里百花绽放,阳光明媚。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时节,园子里长出了许多野花,宫人还未来得及拔除干净。

满园□□,细君挑着看的顺眼的花采了一些,没多久手里便拿不住了,她将衣襟一卷,把花兜进怀里。

一旁的玉儿看了细君一眼,一笑,也将手中的花儿放到细君怀里。

采着采着细君哼起时下乐府里的歌谣“陌上桑”。

细君声音婉转清脆,后面的玉儿听着笑道:“奴婢看翁主唱的比乐府的宫人的好!”

细君听了不在意的一笑,她心里却打起小算盘。

想起这,细君到想起李延年来。不得不承认,虽然李延年这个人她无甚好感,但作为“协律都尉”他是极其合格的。

他对音律把握的十分到位,惦记着将来能有机会去乐府学一技之长。

想着想着她听到后面的脚步声,“叫你笑我!”

细君一转身猛的将怀中的花往身后的人撒去。

无数的花夹杂着花瓣泼向来人,伴着风中散开的花香,一双蓝色的眸子映入细君的眼睛,细君吓的退了一小步,只有异域才有碧蓝的眼睛,是随张骞回来的乌孙人,再看看来人的红棕色的胡子,胡子太过浓密也看不清他的样貌。

细君有些歉意,面色微赧,四处一看便看见花园角落处站着的玉儿,她一脸惊呆的看着细君,显然看见了刚刚细君撒花的一幕。

她连忙唤玉儿回来,只见蓝眼睛叽里咕噜混说一通,细君也没听明白,只能微微朝红胡子低低头,表示歉意。

等到细君身影消失不见,花园里的男子依旧痴痴的站在原地,直到他听到身后不远处的同伴的声音才回过神来。

远处叫他的人待他走近便簇拥着他向前走去,走了几步,男子停下脚步驻足回首,花园里空无一人,他眨了眨眼睛,仿佛在汉王朝的花园里做了一个梦,当他前去宣室的路上,看见一个身穿白色衣裙皮肤雪白的姑娘在庭院里摘花,悠扬的歌声,和他听不懂的歌词。

猗兰殿,晚上,细君随李姬在殿外恭候圣驾,左等不到,猗兰殿众多人等来的确是李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