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广陵造船(1/2)

作者:琅邪王

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第374章 广陵造船

南阳郡捷报频传,远在徐州的萧恪也没有闲着,领着几名亲信将领去了广陵郡的造船所。

虽说大宁一直以来都沿袭历朝历代的做法,重农抑商,可架不住经商获利颇丰,因此投身商贾的百姓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而获利最丰又尤以是出海经商为甚,商人在中原采购丝绸、茶叶、金银和瓷器运到南洋诸国,高价卖给当地的王室贵族和高官富商,再从当地百姓和商人那里收购来香料、皮毛、药材和宝石运回中原贩卖,所获之利可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之巨。

楚家之所以富甲天下,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楚家拥有除了大宁水师之外最多的海船,他们的商船频繁来往于中原和南洋诸国之间,几乎占了大宁海外贸易的五到六成。

大宁海外贸易的繁荣自然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已经足以造出几千石甚至是上万石的大船。

而广陵郡濒海临江,水运发达,因为沟通长江、淮河和黄河的大运河的开通,更是一跃成为天下的水运中心和造船中心,朝廷在广陵郡的江都县设立了天下最大的造船所,专门为大宁水师建造军船。

到了宁怀帝在位时,因为大宁国力衰退,周边一些小国渐渐失去了对中原王朝的敬畏之心,尤其是东边的扶桑国,果然在给大宁的国书上称“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惹得宁怀帝龙泽大怒,特意下旨要广陵造船所建造上千艘海鹘船,打算兴兵跨海远征扶桑国。

可没想到这批海鹘船还没完工,宁怀帝龙泽便驾崩离世,其子宁惠帝龙璋即位不久,天下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白巾之乱,朝廷因为国库空虚再无力承担建造这些海鹘船的耗费,宁惠帝龙璋便下旨要广陵造船所停工,那些已经建造了三分之二的海鹘船就这么停泊在广陵造船所附近的港口,再无人问津。

待萧恪执掌徐州后,从长史杜靖口中无意得知了此事,便下令在广陵郡重新招募来大量的造船工匠,每年不惜投入大量的银两,也要将这些海鹘船建造完成。

很多官员都不太赞同和理解萧恪的做法,毕竟在他们看来当时天下已经大乱,群雄逐鹿,萧恪应该将更多的军费投入到为徐州军招兵买马上,用来建造这些海鹘船多少有些本末倒置。

可萧恪心中清楚,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将来想要南征荆州和扬州一统天下将变得异常困难。

因此,徐州必须拥有自己的水师。

更何况,从长远来看,一旦这批海鹘船建造完工,他便可以打造出一支可以出海作战的水师,完成当年宁怀帝龙泽的未竟之志,跨海远征扶桑国。

毕竟,身为一个熟读近现代史的穿越者,萧恪怎么可能没有一颗马踏扶桑赏樱花的心呢!

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如今这些海鹘船已经完工了一百多艘,萧恪便迫不及待带上几个亲信将领去了广陵郡造船所,打算先用这一百多艘海鹘船组建一支小型水师,前往荆州助程朗攻取江陵和樊城。

毕竟荆州军也是正规军,不同于林玄手下那群乌合之众,樊城和江陵又是长江北岸的军事重镇,防守极为严密,若没有水师在江面上协助,想要攻下这两座军事重镇只怕难于登天。

而造船所这边得知大将军要来视察,都船令申雍和都尉洪奕早早率领全部工匠和驻军士兵守在造船所的大门外,恭候萧恪的到来。

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萧恪在众多将领和亲兵的护卫和簇拥下出现在造船所外面的官道上,不多时便到了大门附近。

申雍和洪奕慌忙领着众多工匠和士兵迎了上去,一齐对着萧恪躬身行礼道:“下官(草民)参见大将军。”

也许是因为徐州军新近夺取了南阳郡的缘故,萧恪心情很是不错,骑在马背上对着众人轻轻一抬手,笑笑道:“你们不必多礼。”

“谢大将军!”

众人一齐谢过萧恪,心中的紧张和不安一时间都淡化了不少。

因为他们都发现,眼前的大将军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盛气凌人,反而显得平易近人。

萧恪骑在马背上,望着造船所周围一排排民房和大片大片的农田,心中很是感慨。

两年前他来过一次这里,那时候这一带都很是荒凉,就连造船所里面也是杂草丛生,只有几十名士兵无精打采守着造船所,以免附近的盗贼和百姓来破坏和偷盗造船用的良木。

之后正是因为他要重新建造这些军船,才不惜重金招募来大量的船匠,这些船匠又带来了他们的家眷落户在附近,才让这里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发生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荒无人烟变成如今的生机勃勃。

随后,萧恪翻身下马,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了造船所内,没有做任何停留便直奔港口。

作为萧恪亲自任命的都船令,申雍自然知道萧恪对于造船之事的重视,便直接将萧恪等人领到最大的一艘海鹘船前面,语气颇为自得道:“启禀大将军,这便是已经完工的海鹘船中最大的一艘,长十三丈,宽三丈,高一丈五,可上水军二百人,其余海鹘船小一些,但可上水军一百五十人。”

萧恪仰头看着眼前的海鹘船,目光若有所思。

其实古人造船一般不太重视航海性能,但大宁因为海外贸易繁荣,也对造船业产生了一些冲击和推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