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第180章 未成年有心机吗?
听了叶子的一些分析后,苗树也大概了解了一些。确实凶手为什么会放过孩子,这也只有凶手自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苗树又把今天自己去找死者和前妻的养子询问情况的事情给叶子说了一遍,想听听看叶子有没有什么样的看法。
叶子听完苗树所说后,分析道:“听你这么说来看,这个孩子看似好像什么都不知情,但是却在无形中告诉了你们一些情况。比如说他的养父母在没有离婚前有做过想招上门女婿的想法,但是后来父亲却又和其他人生下了孩子还和母亲离婚和别的女人结婚,生下了双胞胎儿子。上门女婿的事情也被搁置了,还告诉你们他姐姐的男朋友态度也变了,这不是引导你们去查他姐姐的男朋友吗?所以我觉得他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清楚,他一定知道一些什么?我甚至还怀疑他在这起案件里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他站在了什么样的位置上。”
苗树听完叶子对对方的分析问道:“但是这个孩子真有这么大的心机吗?虽然现在未成年人犯案的情况很多,但是有这样心机的还是很少见的。”
叶子说:“你可不要小看了现在的孩子,在传统文化里,人性本善的观点是深入人心,人刚出生胚子都是不错的,只因后天环境的影响使得人变坏。当然,性恶论也有不少支持者,这些人被称作天生就是坏胚子,想要变坏只能靠后天的教育。由上述概念延伸,有些人是不是自带犯罪属性?这在心理学范畴里,可归纳为性格上的缺陷,也就是坊间所说的犯罪人格。未成年人是否具有心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体差异、环境影响以及认知发展等多个方面。
个体差异:未成年人中确实存在具有心机的个体。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所致,例如家庭背景或社交圈的影响。
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不是所有未成年人都会表现出心机行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都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性格特点。
环境影响: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社会,未成年人可能会学习到一些心机行为。例如,有学生可能会在背后听他人吐槽并转告给被吐槽的人,或者采取其他策略来操纵或伤害他人。
家庭环境也对未成年人的行为有重要影响。一个不幸福的家庭环境可能会促使孩子发展出保护自己或对抗他人的心机行为。认知发展:在认知发展方面,未成年人的想象力丰富但逻辑思维能力尚未成熟。这可能导致他们将想象与现实混淆,从而产生一些看似有心机的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