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第七十四章 生与死的意义
“不可不可,赵将军咱们身处险地,蒙古骑兵神出鬼没,什么时候碰上真的很难说。现在赵将军你是一军之主,尤其那些工匠师傅们,都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岂能让你冒险独自前往漳州!”杜浒连连摆手,绝不认可赵天佑去冒险,在他心里赵天佑与朝廷的官员决然不同,与他对文天祥那种服从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赵天佑是个让人信服的首领,公正、高尚、爱护手下、性格爽朗、知识渊博等等这些特质,让在他身边的人不由自主的对他亲近、喜欢他敬仰他,把他当做可以托付生命的领袖。
而文天祥则是另一种魅力,他为官清廉体贴下属,喜欢和百姓同甘共苦,以文人之驱行武将之职,面对任何困难都有毫不畏惧的精神。而对于宋室朝廷的忠义,要大于他对自己的生命珍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宋室皇朝是他最高的信仰,平民百姓的利益要低一些。
杜浒是被文天祥对于朝廷的忠义所折服,一直从赣州起兵勤王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文天祥绑在一起。宁愿做文天祥身前的最后一名士卒,为他挡刀也在所不惜,不过这个与赵天佑有很多不同点。
杜浒不会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对文天祥讲述,对赵天佑可以,两个人可以口无遮拦的喝上几杯,酒桌上谈论一些对朝廷的看法、对未来的期望等,可以毫无顾忌的对赵天佑讲述,而一点都不会担心有什么影响。
“每个人都会死的,只是早晚而已,唯一不同的是他怎么死的,有的人死在病床上、而有的人死在战场上。再活着的时间里做过些什么!会不会有很多人记住他、因为他的死而不开心、流眼泪,取决于他活着是不是为了更多人活的更好,而且为了更多人而死。
我不想死在病床上,作为一个战士,他最后的归宿一定是在战场,但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很多人在等我去杀他们,所以啊杜浒将军请放心!我不会很快就死掉的!”赵天佑有感而发,亲历汀州屠城之后,他的想法简单多了,首先要强大起来,把董文柄抓住,用所能想到的办法去折磨他,让他后悔投降元朝、后悔领兵屠城、甚至后悔出声在这世界。
赵天佑坚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不管到什么时候,不把心里的这个创伤治好,很难让他再去想别的事情,而治疗伤口最佳的灵药就是活捉董文柄。
传说在华夏以前的战争中,有一位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曾经在缅甸战区活捉了数百名战俘,而这些战俘就是金陵城屠杀老弱病残的主力部队。传说孙将军曾有如此命令,一经查证凡是到过华夏境内的,一律就地枪毙,以后全都照这样办。
在现代战争中,对于战俘都有相互必要遵守的国际公约,严禁杀害战俘,可是在战场上完全遵守的又有几个。赵天佑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支持并且理解这些国际公约,那是处在相对都讲法理的时代,而现在虽不是茹毛饮血,但是杀人尤其是屠杀异族战俘,恐怕是每一个势力都做过的事情。
你杀我我就加倍杀还给你,这就是天理循环,也是这个时代所奉行的行为准则,所有的道理都在强者那一方,拳头大的总是真理的制定者。
“将军讲的非常有道理,听得我都有点晕了……等等,我再记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