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回大清第166章 王小君再次进谏
王小君和傅恒无可奈何的出了宫,王小君问:“炮药房大概还有多少钱?能建几个水塔?”傅恒耷着脑袋回复:“最多50万两,大概可以建十个左右,但是还要人工注水,都需要钱啊。”王小君叹了一口气:“曹家就建了十几个水塔,我们一个国家,才十个,唉。。。。”傅恒抱着侥幸心理问:“王兄,是不是你想的太悲观了,或许过不了几天,就下大雨了?”王小君看了看傅恒:“皇上的想法,跟你也是一样的,等到饿殍遍野的时候,你会为今天的话感到羞愧。”傅恒马上低下了头:“我富察家也有一些家底,还有我夫人家里,我去动员,后期的人工费,应该可以凑出来的。”
曹毅天天奔波在各大米行,以及工地,累得都瘦了一圈。京城那些粮食商家,觉得曹家是不是疯了?几十万两的囤米?新米长势喜人,很快就要上市了,他们囤米干什么啊,所以那些商家,便想方设法的找到曹毅,尽量压低价格,只愿手里的大米快点销出去。曹毅也是爽快,来者不拒,西街的院子里面,全部都是大米,为了防止旱灾来临之时,会有人抢大米,曹毅又租了郊区的几个小院子,把大米分散储藏,还派了自己家里的仆人守着,确保万无一失。
王小君与傅恒也在四处筹备,王小君虽然卖口红香皂也是赚了不少钱,可是自己买院子造大炮也花费了不少,再加上这些年在宫里,基本没有收入,给好朋友家孩子接种也是免费,所以他最多只能拿出20万两,还是准备给秋生买店铺的。国难当头,还是先去救灾吧,秋生买店铺,让他自己赚吧,人穷志短,比不上秦依依那种大户人家啊。傅恒就难了,岳丈听说他要筹钱救灾,差点把他打出来了:“你这孩子,脑子不清醒吧,哪里来的灾?你去田间看看,禾苗长势喜人,用不了两个月,大米就上新了,再看看河里的水,虽然有点下降,一场大雨就涨起来了,你是救哪门子灾?”傅恒是憋得满脸通红,他也说不出一个123来,就是听秦依依和王小君的,肯定没错。岳丈虽然不相信傅恒,可毕竟是女婿,又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便拿出10万银票,说:“我就这么些钱,你拿出吧,也不要还了,听说你在搞什么大炮,是不是缺钱了?”
傅恒气得脸都红了,赌气的说:“这十万两我先收下,如果不是救灾,我还给您,如果是救灾,您在皇上面前,又能立一大功,因为只有你最先拿银子出来赈灾。”岳丈一挥手:“你少来有的没的,老夫不稀罕这功劳。”傅恒尴尬的笑笑,拿着十万两回去了,还要找娘和媳妇再多要点。最后,在傅恒的软磨硬泡之下,富察家一共拿出了50万两,傅恒赶紧拿着钱建水塔买粮食去了。
京城最近都在议论纷纷,城郊建了十几座塔,听说是为了储水,也不知道为什么储水,还有富察家,曹家都在备粮,难道是要打仗了?不对啊,打仗也应该是国家备粮啊,那储水又是为了什么呢?那护城河里面的水,可是清澈得很,除了水位有些下降,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猜到最后,京城人都觉得这两家疯了,也许是银子太多了。
随着天气越来越来越热,王小君再次上谏皇上:“皇上,请您修建引水渠,请尽快将长江和黄河的水引流到附近的城市,才能确保长江黄河附近的城市安然度过旱灾,同时确保经济作物能成熟,不然您的大清,将岌岌可危了。”皇上震怒:“王小君,虽然朕将你宫刑,是有愧疚,你却咒我大清灭亡?就凭你这一句话,朕能杀了你。”王小君跪下问:“你要是杀了臣可以引水,您现在就杀了臣了,皇上,来不及了,时间不等人啊。”王小君已经无所谓生死了,现在看着还是国泰平安,不久全国上下,将是饿殍满地,靠老百姓微薄的力量,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皇上热得受不了,看见王小君就厌烦,派人把他赶了出去,他担心自己一失控,真的会杀了他。
远在江南的曹松,接到了曹毅派人送过来的书信,大概内容是:“秦依依嘱咐:全国罕见的大旱将至,一定要想方设法引流,确保江南无恙。”曹松一看,拿着信去找刘统勋。刘大人沉思了半响:“今年天气确实异常,但是我们并没有收到朝廷下达的救灾文书啊,如果我们现在就引流,朝廷有人弹劾的话,我们三人官位将不保。”曹松跪下:“刘大人,压力肯定有的,但是为了一方百姓,也是为了朝廷,我愿意以死承担责任。”刘乐也跪下:“叔父,我也愿意。”刘大人看了看两人,疑惑的问:“您们就这么相信这位曹贵人的话?”两人异口同声:“深信无疑。”刘大人看着外面炽热的太阳,想了想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开始引流,如果真的是全国大旱,也许江南能成为皇上唯一的依靠。”江南是国家的粮仓,只要保住江南,就算大旱来临,皇上的境地,也许会稍微好一点。
江南刚刚开始引流,大臣的凑折就到了皇上面前“刘统勋大人目中无人,他是去治水的,居然去引水,如果发生水灾,谁来负责?”“没有朝廷的文书,私自引流,不杀不快。”皇上看着凑折,一边是弹劾刘统勋的,一边是全国各地的大旱要求救灾的,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皇上还没有想好怎么回复那些在朝堂上吵得一塌糊涂的大臣,这边又传来消息:“护城河都露出了干涸的河床,井里已经没有水了。”皇上瞬间炸裂了,整个京城没有水,是何等的恐惧,一个人三天不喝水,就能渴死,他仿佛看到了王小君说的饿殍遍野,也顾不上热了,马上召集大臣,全面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