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大时代第44章 人生道场
淮海市副市长余明到省财政厅来协调资金,住在西康宾馆。
他犹豫要不要给兴邦打电话约个饭。一般刚升任的官特别忙碌他是知道的。
西康路的法桐已经发满了嫩芽,整条街看起来特别的舒爽和安静。余明顺着路漫步往南去,他想逛一逛清凉山。
刚走到河海大学东门,就看见省委五号车正缓缓朝路边靠近。余明赶紧停慢脚步,兴邦把车窗摇下来。
“离老远就看见是你!你怎么跑金陵来了?”
“吓我一跳,我以为是哪个大领导呢!”
“哈哈哈,我不算大领导嘛,上车吧。”
“去哪?”
“喝酒。姜涛请客。”
“那感情好。”
“天还早,我带你爬个清凉山,来金陵不来清凉山等于白来。”
“这句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你不要诓我这个外地人。”
“我和你是老乡唻,咱俩都是外地人。”
司机把车停在了清凉山门口,兴邦让他先回去。
“你回去吧,不要等我了。”
司机小李有些犹豫,他第一见到领导中途让他把车开走的。
余明给他上了一支烟。
“宗书记很随和的,你听安排就是了,明早你准时到岗就行!”
车走了。两个人步行上山。
“余明啊,有些事很冷酷啊,石涛书记心梗去世后,我在厅级熬了整整十年,陪走了林伟泽、赵荣炳两任书记。早几年趴在沿海开发集团那个烂摊子上当糊裱匠,东借西挪给十几万职工筹米下锅,个中滋味有谁能理解。”
“哎呀,是呀,有些人只知道咱人前风光,根本不知道咱人后的悲凉!他们心里都认为当官的还有愁心的事嘛!”
“呵呵呵,你这白头发是当年在武原开发区愁白的吧?”
“那可不,当年你不来救我,我可能就跳楼了。那时我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愁白了头也没有用,最终还是你伸出了援手。”
“其实我们也是搞产业链延伸才顺带救了你。”
“别管什么目的,我和武原开发区都要由衷的感谢你。那时我是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什么是世态炎凉,什么是雪中送炭。”
“纷纷扰扰人生的道场,看尽世态的炎凉,我们一起走过的路程,无畏岁月给我们的黑发染上沧桑。这就是兄弟。”
“打那天起,我就觉得你早晚得升上去得,你这种干部不升,我们老百姓都心痛。”
余明已经哽咽了,眼泪啪啪的掉落在青石台阶上。
兴邦拍拍他的肩膀,两人坐在一个石条凳上,一人一支烟。
“余明啊,可能你最近的压力太大了,没和舒婷闹家庭矛盾吧?”
“没有,舒婷我爱还爱不过来呢,怎么可能闹矛盾。”
“哈哈哈,好嘛,你没有忘记爱情的初心。”
在扫叶楼,兴邦接到了姜涛的电话。
“我和余明在清凉山上,”
“出东门往右拐,驻马坡旁边的一个小院子。今天搁这吃饭。”
小院是清凉山管理处拍卖都闲置房屋。由于不靠路边,开门脸,做生意都不合适一直没人买。
去年钱淑云和林玲逛公园时孩子乱跑,才误打误撞了这个小院,钱淑云一眼就看中了,掏了十万块买了下来。
钱淑云对官场不感兴趣,唯独对修房子做园景感兴趣的不得了。有了这个小院,她浑身的武艺有了用武之地,天天下班闲着没事就往小院跑。
钱淑云很会办事,只掏了五万块,就聘请了南大建筑系全系的人马来重新规划复建这个小院。
着名建筑师鲍教授亲自带着建筑系首届学生在这里忙活,小院成了他们的实践基地。
还别说,钱淑云的“保留中国传统建筑的技艺与风格,并融合现代建筑的特色”那模糊的要求,在图纸上修了改,改了修之后,再变成建筑实物时。就连鲍教授自己都惊叹不已。
“我们创造了一个建筑精品。”
小院偌大的一片宅子,硬是没用一块砖,全是用从山脚下捞出的鹅卵石,混上高标号水泥浇灌在钢筋扎笼上堆砌起来的。
宅子竣工后和山体浑成一体,看上去是那么的舒服自然。只有进了院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充满了建筑的美。
姜涛不仅是个破案能手,还是个厨艺高手,做得一手好菜。
今天为了宴请兴邦,他使出了看家的本领,一番刀勺乒乓弄了四热四凉,都是泇水风味菜。
四凉是:凉拌萌芽四叶参、甜酸樱桃混拼红杏、菠菜鸡蛋皮、热豆腐沾辣椒面。
四热是:剁椒鱼头,铁锅炖跑山鸡,天麻烧羊腿,煲乳鸽。
二楼餐厅里,落地大玻璃将清凉山东南一隅的绿树妆成一幅画。
姜涛将一瓶龙山特曲倒入酒杯。一举杯。
“都是大忙人,难得聚一块,今个儿还是在自己的地,想撒欢撒欢,喝个痛快。”
兴邦用手抚摸着酒杯。
“咱仨得十年没在一起喝酒了吧?”
余明记得清楚。
“咱仨根本就没在一起喝过酒。”
兴邦和姜涛一愣。
“这么好的朋友,认识这么多年,真没在一起喝过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