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后路118(2/2)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开局救皇帝第117章 后路118

“然而那汉人至今未从中汲取教训,这个教训连我都已深谙。”</p>

众人随之大笑,林丹汗环视众人,“好了,无需多虑,此刻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将这支明朝军队彻底击溃。”</p>

“我们不能过于轻视他们,否则可能在阴沟里翻船。”</p>

众将领纷纷应诺,但眼中的认真程度可想而知。</p>

在他们看来,过去的明朝军队尚可一战,而今的明朝军队却是日益衰败。</p>

他们并非首次直面大明军威,实则一直未曾遭遇真正困难或危险,过去不行,难道现在就会有所作为?</p>

即便给予他们机会,恐怕也难以成事。</p>

赵鹤天派出的侦察部队已经锁定了林丹汗的行踪,仿佛林丹汗正是冲着他们而来。</p>

赵鹤天瞬间洞悉了林丹汗的意图。</p>

他召来俞咨皋,沉声说道:“交给你一项任务,我分派一部分火炮给你,直接夺回喜峰口,能否办到?”</p>

俞咨皋听后无比振奋,他对明军火炮的威力心知肚明。</p>

虽然喜峰口看似不易攻克,但凭借火炮之力,绝对有把握。</p>

他向赵鹤天一拱手,郑重道:“大帅放心,此事交于我,定能马到功成。若不能夺下喜峰口,愿提头来见。”</p>

赵鹤天嘴角微扬,目光如炬,“此言不劳你说,我信你能十拿九稳地完成此功。但若办事不力,即使你不提头来见,我也定会取你项上人头。”</p>

其他将领闻言皆哈哈大笑,目光投向俞咨皋,眼中满是羡慕。</p>

往昔,赵鹤天率领的雄师与郑芝龙所部的水师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展开激战。郑氏水军的主力在这场海战中遭受重创,而明军则几乎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缴获了无数船只。</p>

如今,赵鹤天凭借这些战利品,大举发展海上贸易,日进斗金,财富滚滚而来。</p>

然而,俞咨皋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他曾是福建副总兵,掌管福州卫所,多年未得寸进,但投靠赵鹤天后并未立下显著战功,也未能完全融入赵鹤天的军队之中。</p>

赵鹤天此刻便是刻意赋予他一个立功的机会,若能成功夺取喜峰口,等同于直接切断了林丹汗的退路,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功绩。</p>

加之赵鹤天的火炮威力巨大,夺回喜峰口之地亦是板上钉钉的事情。</p>

除非俞咨皋的判断出现严重失误,否则胜利几乎是唾手可得。</p>

尽管如此,赵鹤天依旧严肃地提醒道:“有些事情看似简单,实则不然。”</p>

“行事需谨慎,切勿因小失大,致使你我颜面尽失。”</p>

“颜面上的损失尚可忍受,若是导致朝廷遭受重大损失,那才是真正的罪过。”</p>

俞咨皋闻言,肃然起敬,对赵鹤天一揖到底,郑重其事地承诺:“大帅放心,末将定不负大帅厚望,必竭尽全力完成此任务。”</p>

赵鹤天挥手示意,“今夜便出发吧,趁着月色明朗,速速领兵启程。俞咨皋,即刻行动。”</p>

随后,他转向其余将领,询问道:“诸位兄弟,此次是否还需休息?”</p>

众将闻声哈哈大笑,齐声回应:“有大帅领军,我等信心百倍,巴不得早立战功,何需再休息。”</p>

众人皆明白一点,即林丹汗若直接向他们发起冲击,显然是未将他们放在眼中。</p>

若是以往,林丹汗此举或许无可厚非,毕竟赵鹤天麾下的军队并无突出之处。</p>

与强悍的骑兵作战,若无同等骑兵力量,确实难以匹敌。</p>

然而,林丹汗万万不会料到,时过境迁,赵鹤天手中所掌握的军队与兵器已非昔日可比。</p>

赵鹤天目光如炬,对部下宣告:“虽然我军缺少骑兵,但林丹汗所倚重的不过是战马而已。”</p>

“此次,我们要尽夺林丹汗察哈尔部骑兵,需组建至少两万骑兵,有了这支力量,无论面对何种战场都将游刃有余。”</p>

此言一出,众人欢呼雷动,已有将士开始热议谁将担任新组建骑兵的将领之职。</p>

在战略讨论的厅堂中,一股忧虑的氛围弥漫开来。显然,在场的将领们对于如何有效地整合骑兵力量感到束手无策;他们中有的擅长水战,有的则精通陆战。</p>

赵鹤天察觉到了这股沉默,便开口打破了僵局:“好了,我们应提前布置,做好万全的准备。”</p>

他转过头,目光投向孙元化,询问道:“孙元化,你寻找的地点是否已经确定?”</p>

孙元化肯定地回答:“已经找到了,那地方非常适合设伏。”</p>

“两侧山头相距不过五里,只要我们在山头部署炮台,林丹汗一旦带领骑兵进入射程,他的命运便已注定。”</p>

首领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可能,还是留林丹汗一命吧。”</p>

“毕竟,林丹汗这个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我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p>

“保留他的性命,我们可以借助他的声望完成许多大事。若轻易让他命丧炮火,未免太过浪费。”</p>

这番话让在场的将领们面露难色。</p>

赵鹤天环视四周,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算了,我只是随口一说,你们不必过分纠结。”</p>

“战场上的事,我现在看得很清楚,不能因为一个目标而冒不必要的风险。”</p>

“按照原计划行事,只要能消灭他们的主力,便是巨大的胜利。”</p>

“至于其他事,我们可以慢慢谋划。”</p>

听到这话,将领们如释重负。</p>

他们原本担忧必须生擒林丹汗,如果真的如此,那将给他们带来不小的麻烦。</p>

赵鹤天与林丹汗两支军队的对峙,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p>

因此,随着双方军队的逐渐接近,朝廷内部开始频繁讨论此事,所有人都清楚这场对决的重要性。</p>

即便是待在后方的朝臣们,面对这样的局势也显得格外紧张。</p>

一位大臣提出:“赵鹤天此举似乎过于冒进,当务之急应是先占据附近的县城。”</p>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利用县城挫败敌军的锐气。正如古人所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p>

“只要削弱了林丹汗的士气,再与之谈判,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p>

“如今直接冲向战场与敌交锋,胜败实在难以预料。”</p>

虽然他如此分析,但从他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赵鹤天的失败。</p>

关闭